一場大雪,將阜城裝扮一新,同時也給市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暴雪天氣,市民的“菜籃子”是否有壓力?昨日,記者就市民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走訪,一探雪天蔬菜行情。
大雪天菜價如何?
昨日上午,在新世紀農貿市場,前來買菜的市民絡繹不絕。市民呂大媽和老伴帶了一個拉桿箱,穿梭在多個檔口。“都說下雪天的菜價,*一變,還是提前采購一些省心。”
在一個攤位前,呂大媽挑了一把韭菜,兩把生菜、一捧尖椒,攤主稱重后,呂大媽支付了20多元。呂大媽掂量掂量,多少還是漲了一些,在下雪前也不過十幾塊錢就能搞定。
一旁攤主無奈地表示,他們進貨的菜價有變化,賣出去肯定也會水漲船高。比如生菜,下雪前只要2元一斤,現(xiàn)在進貨價要4元一斤了。香菜的價格更是一路看漲,從2塊錢,到4元錢,現(xiàn)在漲到了8元一斤。“應該到頂了,過了這波雨雪天氣,菜價說不定會降一些。”攤主根據(jù)往年的經驗推測。
不僅在菜市場,超市里的生鮮價格也有所變化。雞毛菜5.98元/斤,菠菜4.98元/斤,蒜苗6.58元/斤、茼蒿4.98元……在華聯(lián)大廈二樓生鮮采購區(qū),葉子菜標著價格。超市理貨員告訴記者,受雨雪天氣影響,葉子菜的價格波動較大,漲幅基本在20%左右。其他菜品,如土豆、洋蔥、蘿卜、番茄等價格都還比較穩(wěn)定,沒有太大漲幅。
本地菜受影響
在臨泉韋寨,蔬菜種植戶韋大年愁得幾夜睡不著覺。一場暴雪,30多畝蔬菜大棚受損,他和妻子一邊忙著清理積雪,一邊搶收地里的蔬菜。大棚里的烏白菜、香菜、香蔥都到了該收獲的時候。“往常,每日送出去200多斤菜沒有問題。”韋大年說,由于雨雪天氣,現(xiàn)在每日只能出100多斤菜。這還是他和妻子、父母幾個人連夜挖出來的。“沒有辦法,也不能看著菜凍爛在地里。”
韋大年分析說,像烏白菜,天氣好的時候一斤2元,現(xiàn)在一斤能賣到4元。為啥呢?因為產量下降了,成本提高了。“不管是采摘成本還是運輸成本,雪天都在漲。” 有雪積在菜葉里,工人們的采摘也就多了一道“抖雪”工序,它不僅降低了采摘速度,還提高了采摘工人的工錢。
一場大雪,受災的菜農也不在少數(shù)。據(jù)菜籃子工程辦公室不完全統(tǒng)計,大約有8萬畝蔬菜大棚在雨雪中倒塌,葉菜類、茄果類蔬菜損失嚴重,即使有一些大棚輕微受損,但地里的蔬菜也面臨著受凍后采摘難題。
面對市場上供不應求的局面,本地種植戶們很著急。
外地菜入市漲了運費
如果說,雨雪天氣讓本地的菜農犯了難,那從事大型蔬菜批發(fā)的批發(fā)商是否能輕松應對呢?在新瑤海農產品批發(fā)大市場,做了20多年蔬菜批發(fā)生意的關玉金正在著急地查看物流,雨雪天氣之前,他特意從云南訂購了一批生菜,因為道路運輸受限,耽擱了一些時候。
在關玉金的批發(fā)檔口,主要以外地菜為主,占90%,本地菜補給為輔,僅有10%。雨雪天氣后,本地菜的上市量少之又少,幸好商戶們都提前儲備了足夠的外地菜,才能夠應付每日的市場供貨量。“之前每日出貨約70噸左右,現(xiàn)在每天基本在50噸上下。”價格波動*為厲害的,還要數(shù)葉子菜。雨雪波及的省市,人力物力的支出增多,運價上漲,蔬菜價格波動較大。其他省市如福建、云南、廣西等地的蔬菜供不應求,加之高速公路封路,部分長途調運菜運輸受阻,有部分車延遲到市場,從而帶動葉類菜價格上漲。關玉金表示,與前段時間比,目前進場的蔬菜價格普遍漲了20%-30%,主要為生菜、上海青、菠菜等。
供應量跟得上嗎?
雨雪天氣后,市菜籃子工程辦公室做了市場調研,多種葉菜類蔬菜價格上漲,但基本在合理范圍之內,不排除個別菜價嚴重偏離市場價格。對此,近期,市菜籃子工程辦公室將聯(lián)合市商務局等相關部門進行檢查和監(jiān)管。全力做好雨雪冰凍天氣價格監(jiān)管工作。嚴厲打擊哄抬物價等行為,確保市場價格秩序基本穩(wěn)定。
市菜籃子工程辦公室副主任葛三建表示,雖然葉子菜價格有波動,但是菜的品種并沒有減少。在多家超市生鮮檔口蔬菜品種都在二三十種,各大農貿菜市場更是應有盡有。市民完全不必擔心市場上某種蔬菜會出現(xiàn)“斷貨”,而發(fā)生哄搶。
葛主任解釋說,新瑤海農產品大市場作為皖北地區(qū)重要的果蔬集散地,日均交易量在3000噸之間,入冬以來,當?shù)亟洜I戶積極組織貨源,目前總體供應充足,儲存量達6萬噸,以土豆為例,整個市場儲備量約有4萬噸,能滿足阜陽市場15天的供貨量。
加上阜陽三區(qū)蔬菜種植戶在地蔬菜儲存量約有5.6萬噸左右,以全市每日消耗蔬菜700噸為標準,當下我市的蔬菜儲存量,完全能滿足近期市場消費需求。
不過,受雨雪天氣影響,未來我市還將持續(xù)嚴寒冰凍天氣,可能對本地菜采摘、運輸有一定影響,受災面積進一步擴大,導致蔬菜成本增加,價格又會出現(xiàn)新一輪波動。葛主任預測,如果市民手中的“菜籃子”受影響嚴重,政府部門會積極應對,比如給蔬菜供應商、種植戶一定的補貼,來穩(wěn)定菜價,讓市民的“菜籃子”輕松一些。
農業(yè)網(wǎng)(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
新聞關鍵字: 菜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