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遭遇極寒天氣,交通不便,市場內的漁行貨源減少,現在主要經營洪湖等周邊水產品。同時,外地來漢客商也隨之減少,但是供給武漢市場的貨源還是很充足的。
對于應對近期大雪天氣,他頗有心得。據他介紹,湖北是漁產大省,白沙洲各大漁行都經過多年的經營,都有固定的貨源,多數還有自己的漁場。這些漁行不僅供應了武漢市的水產品,還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魚販子前來批發(fā)。為了保障武漢市民的菜籃子,水產協會各漁行都酌情減少了為外地經銷商的供貨,保證武漢市水產品貨源充足。據李長云估計,兩節(jié)期間,除了一些特定時間段,市場上的魚類等水產品不僅不會漲價,還會出現小幅價格下跌。
經水產協會統(tǒng)計,白沙洲大市場每天水產品出貨量達3000噸以上,各大漁行儲存了大量鮮魚,即使沒有供貨商供貨,存量也能維持近3天的供應量。
自2017年12月31日起,武漢市啟動2018年“冬儲春供”工程。本次“冬儲春供”日儲備660萬公斤鮮活農產品,儲備品種和儲備量分別為蔬菜(包菜、大白菜、白蘿卜、蓮藕)500萬公斤、鮮蛋60萬公斤、鮮魚100萬公斤。用于保障元旦、春節(jié)市場均衡供應、品種豐富和價格平穩(wěn),應對可能出現的異常天氣。
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作為武漢*的“菜籃子”,占全市蔬菜日成交量七成左右。為確保全面完成冬儲任務,制定了一套切實可行的儲備供應應急預案,成立以張志偉為組長的 領導小組,建立一支“防突變”機動隊,預防天氣突變或突發(fā)事件應急調用,確保市場貨源充足、品種豐富、物價基本穩(wěn)定。
立下“軍令狀”
確保“兩節(jié)”蔬菜儲備供應
去年底,白沙洲市場領導班子立下“軍令狀”:盡*努力完成2018年武漢市“冬儲春供”蔬菜儲備和供應工作的各項目標和任務。
為確保元旦、春節(jié)“兩節(jié)”供應,白沙洲市場蔬菜部先后采取整體連片收購貨源等多種方式,以應對天氣突變,做到按序庫存,有序投放,保證蔬菜供給質優(yōu)價廉,同時強化蔬菜農殘檢測力度,確保“菜籃子”安全。
日供應量4000噸
保障城市供應
目前,白沙洲市場與省內外大型蔬菜產地和武漢近郊基地進行不同方式的合作,協議內產地面積60余萬畝,主要品種達30余個,供應量每天可達到4000噸左右。
市場內,物流車輛隨時待命,蔬菜恒溫庫5000噸,蔬菜檢測中心硬軟件齊備,完全能保障吃菜安全。
白沙洲市場信息暢通,實現全國聯網。具有與農業(yè)部、商務部及300多家定點農產品市場聯網信息系統(tǒng),同時建有公司門戶網站,已經完全實現信息網絡全國覆蓋與共享支持,為保障相關“冬儲春供”實施提供*優(yōu)化的信息服務支持。
暴雪天氣考驗
市場價格得到有效調控
受暴雪天氣的影響,1月22日—1月26日,武漢白沙洲大市場信息中心監(jiān)測二十個蔬菜品種的均價是3.57元/公斤,與上周均價3.28元/公斤相比上漲8.84%。
上周蔬菜價格波動,主要是受寒潮雨雪天氣的影響,采購量的增加使貨源暫時供不應求,平民蔬菜大白菜、包菜、白蘿卜、胡蘿卜、土豆等品種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由于市場提前啟動了冬儲工作,雨雪天氣期間沒有引起蔬菜價格的猛漲,到周四時大白菜、白蘿卜價格還略有下滑。
“正因為市場各種措施調控有力,價格上漲僅維持短暫的時段”。白沙洲市場介紹,由于天氣預報有大雪光臨,商行老板提前組織貨源進場,品種也齊全。采購高峰在23日周二較為突出,交易量達到六千噸以上,采購品種俏銷的是大白菜、白蘿卜、包菜、土豆、冬瓜等。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