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1在线免费视频|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yè)網首頁 > 農業(yè)資訊 > 國內綜合 > 聊城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探析(圖)
聊城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探析(圖)
農業(yè)網   時間:2018/4/9 14:02:00  來源:聊城日報  閱讀數:420

農產品

  在聊城市高唐縣,越來越多的農產品有了“身份證”——追溯二維碼。用手機掃描包裝上的二維碼,生產者、產地、化肥使用、生產周期等信息就彈了出來,消費者對農產品“成長履歷”一目了然,吃起來更放心;農場、合作社或企業(yè)把追溯體系當作加強安全管理、提高信譽、實現增值的“一招鮮”;農業(yè)部門通過監(jiān)管體系建設,實現了對農產品的“智慧監(jiān)管”。日前,記者深入高唐縣,就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進行了深入了解。

  貼上追溯標簽 果蔬俏銷市場

  近日,高唐縣匯鑫街道泉聚苑生態(tài)園內,配菜中心人員熟練地挑菜、稱重、覆蓋保鮮膜,然后裝箱,貼二維碼標簽。箱子里面有生菜、八寶菜等7種葉類蔬菜共7斤。“一箱120元,4個小時候就能送達北京,晚上就能上餐桌。”負責人于瑩瑩告訴記者。

  生態(tài)園工作人員口中的二維碼標簽全稱是“高唐縣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標簽”,標簽上有一行追溯碼和一條二維碼。記者掃描二維碼,立馬彈出一個顯示基地名稱、產品名稱、經辦人的頁面,點開“農事信息”欄目,是一條產于溫室大棚B區(qū)散葉生菜的記錄,里面顯示種植信息、農藥使用和施肥、檢測、采收記錄以及澆水、間苗等其他農事信息。“有追溯記錄,即使價格貴了,還是供不應求,這些菜主要銷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于瑩瑩說,目前泉聚苑種植四五十種蔬菜,認證為A級綠色食品的就有16種。

  看到“二維碼效益”后,高唐目前已有10家“三品一標”認證的農業(yè)生產企業(yè)、合作社、家庭農場加入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監(jiān)管平臺,自2014年以來,張貼追溯標簽5.4萬余條。

  基地批批自檢 縣里統(tǒng)一抽檢

  到大棚內選取八寶菜,在實驗室切割、分選,然后稱重取2克加入到小型燒杯中,加入提取液,再依次加入膽堿酯酶、顯色劑、底物,*后放入16通道農殘檢測儀,3分鐘后打印出結果——這是泉聚苑農殘檢測室檢測員魯欣欣的日常工作。記者在打印信息上看到,通道1:八寶菜,吸光度:0.535,抑制率:7.8%,檢測結果:合格。

  “這些自檢信息通過電腦全部上傳到縣里的食品安全檢測平臺,縣里審核合格后再反饋回來,我們就可以打印二維碼了。”魯欣欣告訴記者。

  二維碼打印機和農殘檢測儀是縣農業(yè)部門發(fā)放的,為了進一步保證蔬菜品質,泉聚苑還自行購買了土壤重金屬檢測儀數套。

  除了基地自檢,縣級部門還會進行抽檢。在各追溯點建立質量監(jiān)測點,由縣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負責對上市前的果蔬統(tǒng)一進行抽檢,抽檢不合格的,縣里追溯平臺不予審批通過,相應的二維碼打印不出來。

  2017年,各追溯基地共上傳自檢記錄1500余條,省市抽檢82個,縣級抽檢1210個,全部合格。

  “互聯網+監(jiān)管”舌尖安全看得見

  早在2014年,高唐縣就開始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但農產品種類多、面積廣,如何抓起?

  配好監(jiān)管硬件。高唐縣投入51萬元,先后采購農藥殘留檢測儀、電腦、監(jiān)控設備、二維碼打印機等,建立起“一平臺四系統(tǒng)”的監(jiān)管平臺,即追溯平臺網站和追溯監(jiān)管系統(tǒng)、生產管理信息系統(tǒng)、投入品備案與實名銷售系統(tǒng)、質量安全信息服務等四大系統(tǒng)模塊,實行內外網分別管理,內網由政府管理部門使用,外網公開面向群眾。

  嚴格篩選追溯試點。高唐縣通過基地申請,在“三品一標”認證的農業(yè)生產企業(yè)、合作社、家庭農場中選擇了10家標準化程度高、產業(yè)基礎好、產品競爭力強的單位進行試點,逐步向全縣推廣普及。

  積極推行農業(yè)標準化生產。截至2017年底,高唐共建設省級標準化基地3處,市級標準化基地8處,標準化基地推廣集約化育苗,選用優(yōu)良品種等物理和生物防控技術,推廣使用測土配方肥,科學選用高效低毒農藥,控制農藥殘留,全面提高農質量安全水平。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yè)網編輯:agronetfq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fā)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yè)、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yè)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