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懷化市會同縣農機公司銷售門店前,前來購買耕田機的農民絡繹不絕。“過去一到耕種就犯愁,8畝多地,全靠人力,現(xiàn)在買回農耕機,以前六天的農活,預計*能完成,省時又省力!”若水鎮(zhèn)抱蓬村的楊利貴2018年計劃耕種8畝紅坡貢米,買回耕田機,2018年春耕,他信心滿滿。
筆者了解到,以種植水稻為例,使用機械化每畝可節(jié)省人工費150余元,每畝地使用良種后產(chǎn)量達到500—600公斤,可增收200余元,機械化收割減少了拋撒浪費,農民每畝地能增收300余元。
據(jù)縣農耕機械技術人員介紹,根據(jù)類型不同,農耕機價格一般在2000—3000元,且一年投入可多年享用,在減輕勞動強度的同時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農耕機輕便好用,又有國家補貼,春耕秧田,選購農機的人比較多,每天賣出的農耕機在20至30臺左右。
近年,隨著國家農機具購置補貼等優(yōu)惠政策出臺,大大激發(fā)了農民購買農耕機具的積極性。2018年,會同縣投入300萬元購機補貼,鼓勵農戶購買新型農機進行生產(chǎn)。該縣在全縣18各鄉(xiāng)鎮(zhèn)舉辦了兩次新型農機培訓,進行*200畝以上大型油菜全程機械化示范推廣;全縣擁有農機20000臺,農業(yè)機械總動力320000千瓦,推廣各類新型農機具3000臺,越來越多的“鐵牛”走進農民家中,“走俏”田間地頭。
農業(yè)網(wǎng)(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
新聞關鍵字: 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