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1在线免费视频|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wǎng)站建設 | 網(wǎng)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yè)網(wǎng)首頁 > 農業(yè)資訊 > 行業(yè)動態(tài) > 衢州:菇農想種食用菌推介四個新品種
衢州:菇農想種食用菌推介四個新品種
農業(yè)網(wǎng)   時間:2018/5/4 9:57:00  來源:農村信息報  閱讀數(shù):809

  今年2月,浙江省農作物品種認定委員會第十三次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認定會議,認定通過了4個食用菌新品種。這些品種品質優(yōu)、抗性好,符合生產需求且有良好市場應用前景,菇農想種食用菌的,不妨選擇試種?! ?/p>

  天鳴1號  

  由浙江大學、開化縣農科所和義烏龍川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共同選育而成的杏鮑菇新品種。該品種栽培周期短,全生育期61-67天,產量高,菇型優(yōu)、大小適中,品質好,多糖含量高。菌絲潔白、生長均勻,發(fā)菌快,適宜溫度18℃-26℃,*適溫度20-23℃。子實體生長適宜溫度13℃-19℃,*適溫度14℃-17℃;子實體單生或群生,中偏小,菌蓋直徑3.0-4.9厘米、厚度0.9-1.6厘米,初半球形,后漸展開,成熟時頂部多為平展,淺栗色;菌柄粗棍棒型,規(guī)整、勻稱。菇肉細嫩、白色,杏仁味較濃?! ?/p>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易出菇,菌絲生長階段要保持恒溫和暗光培養(yǎng),可免疏蕾栽培,不適合栽培大菇。2014-2015年多點工廠化標準模式栽培試驗,兩年平均總產量309.8克/袋,總生物轉化率68.8%。適宜在浙江省工廠化瓶栽或袋栽?! ?/p>

  麗耳3號  

  由麗水市農科院選育而成的黑木耳新品種。該品種早熟性好,秋冬耳產量高,出耳整齊,商品性佳,抗逆性強,綜合性狀優(yōu)良,單生,干耳耳片腹面光滑、色黑,背面筋少、淺灰色、具密生短絨毛,耳基小。適宜采收的耳片大小為4-5厘米,干燥后收縮成條狀。經麗水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檢測院營養(yǎng)指標檢測,總糖含量40.7%,粗脂肪含量2.3%,粗蛋白質含量12%,粗纖維含量5.5%?! ≡耘嗉夹g要點:該品種發(fā)菌后期對光線較為敏感,注意避光培養(yǎng);排場時遇溫差過大易形成袋內耳芽。2015-2016年度平均單產57.5克/袋,比對照“916”增產11.8%。適宜在浙江省黑木耳產區(qū)栽培?! ?/p>

  麗香2號  

  麗水市林科院選育而成的香菇品種。該品種菌齡短,高溫期出菇能力較強,前兩潮菇潮集中,菇色較淺,商品性好,產量高、品質優(yōu)。屬中高溫型菌株,菌絲生長適溫22℃-27℃,子實體生長溫度 9℃-32℃,適溫16℃-25℃。子實體多單生,菇形圓整,蓋半球到扁平形,蓋徑4-6厘米,蓋厚1.2-2.0厘米,色淺褐,邊緣有少量鱗片,菌褶密度中;菌柄柱狀,直徑0.9-1.2厘米,蓋徑與柄長比約1.1?! ?/p>

  栽培技術要點:接種期1-3月,6月下旬到7月中旬排場、覆土,8月下旬至11月出菇。排場時菌棒較軟,搬運宜輕放,做好遮蔭降溫保濕工作。2013-2014年進行多點品比試驗,兩年平均產量526.0克/棒。適宜在浙江省作為中高溫品種種植。  

  龍芝1號  

  由龍泉市興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省農科院園藝所共同選育而成的靈芝品種。該品種發(fā)菌快,孢子粉和子實體產量較高,芝體朵形平整、厚實,多糖、三萜類含量較高。為中高溫型,菌絲生長溫度5℃-35℃,子實體發(fā)育溫度范圍為22℃-30℃。蓋黃褐色至紅褐色,菌蓋平展近圓形,厚1-1.3厘米,子實體腹面黃白色。孢子粉多糖含量3.73%,比對照“滬農靈芝1號”高8.1%;靈芝三萜含量0.78%,比對照高11.4%。收粉后子實體三萜類含量 1.81%,比對照高129%,多糖含量2.27%,比對照高43%?! ?/p>

  栽培技術要點:原基分化時分枝多,需注意及時修剪。2014-2015年度多點試驗,每100公斤段木計,“龍芝1號”孢子粉產量3.23公斤,比對照“滬農靈芝1號”增產6.59%。收粉后的子實體品質顯著優(yōu)于“119”,朵形圓整、厚實,產量達3.20公斤,比“119”的子實體產量(2.17公斤)高47.69%;粉芝合計產量比“119”高23.72%。適宜在浙江省海拔300-800米區(qū)域段木生產。

農業(yè)網(wǎng)(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yè)網(wǎng)編輯:agronetzhangyang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fā)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wǎng)(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shù)據(jù)、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yè)網(wǎng)”(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yè)、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wǎng)(Agronet.com.cn)”,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wǎng)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wǎng)(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wǎng)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yè)網(wǎng)(Agronet.com.cn)”,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
③因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wǎng)無法及時聯(lián)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wǎng)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yè)網(wǎng)”(Agronet.com.cn)聯(lián)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