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1在线免费视频|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yè)網首頁 > 農業(yè)資訊 > 致富經 > 北京龐各莊:專注三十載做強做大“一個西瓜”
北京龐各莊:專注三十載做強做大“一個西瓜”
農業(yè)網   時間:2018/6/6 9:02: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shù):472

  大興西瓜是北京農業(yè)的一個知名區(qū)域品牌,作為大興西瓜核心產區(qū)的龐各莊鎮(zhèn)更是因瓜成名、因瓜致富。全鎮(zhèn)西甜瓜生產面積3萬畝,年產量1億噸,已發(fā)展起多個叫得響的西瓜品牌。“樂蘋”是其中的佼佼者,不僅榮膺北京農業(yè)好品牌、北京市*商標,還躋身*商標行列。

  這是如何做到的?“不忘初心。”龐各莊樂平農產品產銷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樂平言簡意賅,“30年來,我們就干兩件事——種好瓜、賣好瓜。”從西瓜賣不掉到不夠賣,從“三無產品”到知名品牌,“樂蘋”堅守“以質求存,志在富農”,將質量的根深植進生產者心里,用科技強壯經營的藤蔓,結出品牌富農的甘甜果實。

  兩條報紙消息的啟發(fā)——從產到銷都要講求差異

  初夏,樂平公司的溫室小型西瓜進入成熟期,碗口大小的瓜吊在綠葉間煞是喜人。公司技術部負責人郭志勇說,按時下采摘價12元/斤算,一個瓜能賣50塊錢,“等不到上北京的市場,在當?shù)鼐拖炅恕?rdquo;

  龐各莊西瓜好,得天獨厚,由來已久。這里地處永定河沖積平原,沙質土壤、晝夜溫差大利于西瓜生長。在明朝萬歷年間,龐各莊西瓜就被選為皇宮太廟“貢瓜”,而后成為皇室喜食的“御瓜”。

  但瓜農嘗到甜頭也就是這20來年的事。據馮樂平回憶,1984年,她嫁到龐各莊鎮(zhèn)四各莊村時,村里人還是按傳統(tǒng)方式種,擺攤賣,一畝地掙百八十塊錢就算不錯。1986年,馮樂平辭職“下海”,就想把這里的西瓜做出名堂來。1992年報紙上的兩條消息讓她開了竅:北京順義農民種大棚西瓜取得了好收益,山東的蘋果包裝上市賣高價。實地考察后,她湊了6000塊錢,1993年支起了當?shù)?個西瓜大棚。西瓜提早半個多月上市,常規(guī)價是三五毛錢一斤,她賣一塊錢;別人論斤賣,她論個兒賣。當年,這一棚瓜凈賺7000塊錢。第二年,發(fā)展到6個棚,棚均純收入過萬元。這些做法讓當?shù)胤N瓜的老把式們徹底信服了。

  1997年,龐各莊樂平農產品產銷有限公司成立。此后,種有科技含量的瓜、不走尋常路,公司以這種“不變”應對市場的“萬變”。公司跟農業(yè)科技部門合作培育“太空西瓜”,開展斷根嫁接、立體栽培等科研攻關,開發(fā)印字西瓜、盆栽西瓜等特色產品,引領小型西瓜種植,建“御瓜園”探索農旅融合……每一個成長階段,都不放棄嘗試。

  在公司溫室里,記者看到一片剛發(fā)芽的西瓜苗。這是公司今年開展的原苗直播試驗。“用嫁接苗,人工成本太高,我們琢磨,不嫁接,照老輩兒種西瓜的方法試試看。”馮樂平又有了新點子。

  *閉門羹催生的品牌——內外兼修才能立得住

  進入本世紀,隨著西瓜種植面積擴大和外地西瓜進京量增長,龐各莊西瓜銷售出現(xiàn)低谷。樂平公司調整策略,種適銷對路的小型瓜,開拓精品銷售渠道。

  2000年,馮樂平到一家機關單位推銷,“人家問:你們有牌子嗎?我說沒有。有發(fā)票嗎?我說沒有。問你們把西瓜裝成什么樣的賣?我說使筐,拉一大車來。人家說沒法要。說白了,我們的瓜就是‘三無’。”她開始意識到必須做品牌。注冊“樂蘋”商標,設計包裝箱,忙活了一個多月,他們帶著樣品又去了那家單位。一箱裝6個西瓜個頭勻稱,還承諾全都自然熟,壞1個賠10個??恐腺u相好、人誠懇,“樂蘋”拿下了15萬元的訂單。

  團購市場打開后,得從品牌經營的高度對生產提要求。一要改變原來與瓜農間松散的聯(lián)系,二要有拿得出手的質量證明。成立合作社,從種無公害西瓜開始,再到綠色食品西瓜,“樂蘋”找到了發(fā)展路徑。在生產環(huán)節(jié),嚴格按標準來,給種植負責人和大棚編號;在采收環(huán)節(jié),嚴把成熟度和采摘時間,依托大興區(qū)農業(yè)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實施批批檢測;在儲存環(huán)節(jié),按入庫時間分區(qū)存放……由于生產規(guī)范、質量可靠,公司500畝核心基地的產品獲得綠色食品證書。2013年,公司榮獲“中國綠色食品示范企業(yè)”稱號。

  好品質也要讓市場看得真切。2013年,公司建設了“御瓜園”西瓜生態(tài)文化創(chuàng)意博覽園,集種植、銷售、采摘、觀光、農業(yè)科普等功能于一體;2014年建立了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將生產全程透明地展示給消費者。

  如今,“樂蘋”西瓜已在北京發(fā)展了500余家高端客戶,年合同量達1500萬公斤。

  兩句囑咐成就的理念——誠信為農助企業(yè)行穩(wěn)致遠

  在公司大門口,刻著“以質求存,志在富民”八個字,這是創(chuàng)業(yè)之初馮樂平父親對她的囑咐。“質量不行,這條路就走不下去;想讓農民跟著干,不能讓農民吃虧,還得讓他們看到長遠利益。”馮樂平說,品牌維護、質量把控*終都要靠農戶來落實,農戶有奔頭,企業(yè)才有前途。

  從收農戶的瓜開始,到后來成立合作社帶著農戶經營,信守對農戶的承諾是*位的。為了說服農戶接受質量好、產量高但投入較大的“西瓜架上種”技術,公司提出以高出市場價20%~50%的價格收購,讓敢于吃螃蟹的瓜農當年多收入4000多塊錢,推動了技術普及和小型西瓜產量增長。

  踐諾之外,也要替農戶分憂。2004年,瓜農王兆新找馮樂平想辦法,把他家不夠裝箱標準的瓜賣掉。如果走批發(fā)市場,農民掙不到錢。但是,走超市是公司尚未涉足的領域。幾經輾轉,馮樂平找到了給北京17家超市供貨的一家公司。“不為賺錢,就為把產品賣出去,讓老百姓心里平衡了,心里合適了。”馮樂平說,因為不要求利潤,并且瓜的質量可靠,雙方順利達成協(xié)議。“樂蘋”取得了農民的信任,也打開了超市的渠道。

  30年來,直接跟著馮樂平干的農戶,從*初的6戶親戚發(fā)展到650個合作社社員,在全國8個省市建了3萬畝基地。全國巾幗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示范基地、國家星火計劃農村專業(yè)技術示范協(xié)會、全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組織試點單位等榮譽紛至沓來。

  “我們堅守了30年,現(xiàn)在迎來了收獲期。”馮樂平笑言,“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對我們是動力也是壓力,得把綠色食品真正做到家。北京新機場建成后,讓中外游客一進北京的‘南大門’,就能感受到我們農業(yè)的綠色發(fā)展。”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yè)網編輯:agroneth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fā)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shù)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yè)、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
③因互聯(lián)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lián)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yè)網”(Agronet.com.cn)聯(lián)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