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全國生豬(外三元)均價為11.50元/公斤,較昨日上漲0.08元/公斤,全國多地出現(xiàn)上漲跡象。據悉目前各大養(yǎng)殖場壓欄挺價意愿較為明顯,此次上漲的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大場人為提價,數據顯示東北、華北的溫氏集團,正邦集團價格上調明顯。
近年來東北豬價變成了全國豬價走勢的風向標,通常來說東北豬價的漲落會帶動全國豬價的漲落。此次到底豬價能不能長得起來?能漲多高,漲多久?其實決定性因素主要在以下幾點原因:
一、生豬供求關系變化
因為前兩年豬價的暴漲導致2018年生豬產能過剩,上半年豬價低迷就是因為供大于求。但隨著豬價不斷的下跌,生豬產量也在逐漸減少,母豬去產能也是關鍵因素,就農業(yè)部統(tǒng)計數據顯示,全國生豬存欄量和母豬存量在5月都有一個明顯的下降,生豬供應的減少是豬價上漲的根本性原因!
二、消費利好支撐
消費拉動經濟增長,雖說在未來幾個月里沒有節(jié)日拉動消費增長,但在7月-8月高考綠區(qū)通知書發(fā)放以后,將在全國氛圍內舉辦“大學宴”,相信大家應該知道“大學宴”的消費規(guī)模并不小于一般化的小型節(jié)日。由此可得豬價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三、進口量減少
7月6日開始國家對進口美國豬肉將加征25%的關稅,屆時美國豬肉價格進口后將高于國內豬肉價格,因此進口數量必然減少,從而更多的消費國內豬肉。
綜上所述,接下來豬價具有較大的上漲可能,但在短期內豬價不會大幅上漲,養(yǎng)殖戶的漲價心愿終于要實現(xiàn)。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