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1在线免费视频|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yè)網首頁 > 農業(yè)資訊 > 致富經 > 青海西寧市:致富花開邊麻溝
青海西寧市:致富花開邊麻溝
農業(yè)網   時間:2018/7/9 10:43:00  來源:經濟日報  閱讀數:354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民俗旅游,青海西寧市大通縣的邊麻溝村花海景區(qū)以原生態(tài)的山林河谷為依托,打造出自然與人工設計相結合的鄉(xiāng)村旅游景區(qū),既保護了生態(tài)的原生性,又使村民通過發(fā)展旅游脫貧致富。

  日前,記者從西寧驅車50多公里前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朔北鄉(xiāng)邊麻溝村,沿途山清水秀,村口用磚石壘起的高臺上書寫有“大通美麗鄉(xiāng)村 河湟明珠”字樣,高臺下零星布置著一群牦牛和藏羊的雕塑,別有一番鄉(xiāng)趣。

  “邊麻花”是青海淺腦山地區(qū)隨處可見的一種野生灌木植物,開黃色和白色的小碎花,學名分別叫“金露梅”和“銀露梅”,一到夏季,邊麻溝村的滿山遍野就開滿這種野花,“邊麻溝村”因此得名。

  來到花海景區(qū),站在半山腰遠望占地600畝的花海景區(qū),只見綠草茵茵的山坡上邊麻花開的正艷。蜿蜒的木棧道串起一座座別致的小木屋,猶如童話世界。

  邊麻溝村黨支部書記李培東告訴記者,這個打造才兩年的景區(qū)在夏季旅游高峰時,*能接待幾萬名游人;2017年還在建設中的景區(qū),僅30元一張的門票收入一項,就達到210余萬元。

  窮則思變

  邊麻溝村村主任李存德說:“以前我們村是全縣出名的貧困村,全村162戶612人,人均3.2畝旱地,靠天吃飯,一年辛苦下來,湊合著吃飽肚子就不錯。村民們都住在歪歪斜斜的破房屋里。”

  這一切被當時的村民李培東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11年,他幫助幾戶村民申請了危房改造項目。2012年村黨支部換屆時,李培東被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因為邊麻溝村太窮,多年前李培東就離開村莊出外討生活。他從事過多種職業(yè),后來終于掙了些錢,日子也過得越來越好。“我現(xiàn)在日子好過了,可村里人生活還很困難,我要回來幫助鄉(xiāng)親們。”李培東說。

  邊麻溝村距離縣城12公里,是處于整個窎溝片區(qū)*深處的一個村,山大溝深。但因為與大通縣國有東峽林場相連,樹木蔥蘢,生態(tài)非常好。夏季的*,李培東在村里的林地里看到一個旅行社的大巴車拉著一車韓國游客在露營游玩。李培東經過思考,決定利用本地的自然資源優(yōu)勢,帶領鄉(xiāng)親們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

  巧拔窮根

  2015年,李培東將山坡上的莊稼地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流轉出600畝,準備種上連片的觀賞性花草。面臨村集體經濟缺乏的現(xiàn)實,李培東將自己近500萬元的“家當”投入到村集體事業(yè)中,后來,地方政府投入*扶貧旅游項目啟動資金200萬元。李培東帶領全村上下團結一心,埋頭苦干,終于在畝產不到300斤糧食的旱地里建起一座“花海農莊”。

  “當年試種就讓大家嘗到了鄉(xiāng)村旅游帶來的甜頭。”李培東說。

  2016年,邊麻溝村成立青海萬花谷旅游開發(fā)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綠色食品開發(fā)、觀賞性花卉、農業(yè)觀光、民俗文化、農事體驗、農產品種植、銷售等。當時,通過政府引導,20戶村民發(fā)展起了鄉(xiāng)村自助游、15戶村民開起農家樂、15戶村民擺起特色小吃攤,同時還吸納本村50人及周邊村莊100余人到花海務工。當年,邊麻溝花海門票收入、農家自助茶園、農家院、農家小吃純利潤就實現(xiàn)500余萬元,戶均增收3萬元以上。

  截至2017年底,李培東帶領村民陸續(xù)流轉耕地、林地3920畝,招聘7名專業(yè)技術人員和大學生到旅游公司工作。發(fā)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全村已發(fā)展起農家樂51家、民宿10家。農戶的收入逐年提高,全村戶均增收5萬元左右。

  煥然一新

  隨著*扶貧的推進和美麗鄉(xiāng)村項目的實施,解決部分村民危房、統(tǒng)一改造土圍墻、統(tǒng)一更換大門、整修村道路、修建文化廣場成為村里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向上級申報,邊麻溝村為82戶群眾爭取到農村獎勵性住房,又改造危房33戶,基本解決了困難群眾住房難問題。

  解決了貧困群眾住房難問題后,村里開始進行新農村建設,墻體改造、修建廣場、整修村道……在進行文化廣場建設時資金不足,李培東帶頭捐款2萬元,村民們紛紛響應,你100元、我50元……共捐款6.8萬元。一車車高高壘起的砂石,一張張開心勞動的笑臉,邊麻溝全村上下熱火朝天地干出了全省*一個“全國生態(tài)文化村”。

  不僅如此,邊麻溝村還給村里60歲以上的老人辦起了敬老院。記者看到,敬老院的廚房里冰箱、鍋灶等設施齊全,活動室里的娛樂設施跟城市社區(qū)的一樣好,起居室里被褥嶄新。“都準備好了,現(xiàn)在,就差找個廚師開火做飯了。”李存德告訴記者。

  如今的邊麻溝村煥然一新,青山綠水間有初具規(guī)模的畜牧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村里商業(yè)廣場上青磚黛瓦,花海深處游客和村民歡聲笑語,再難尋覓昔日貧窮落后的舊蹤影了。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yè)網編輯:agronetlouchaochang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fā)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yè)、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
③因互聯(lián)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lián)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yè)網”(Agronet.com.cn)聯(lián)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