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中鎮(zhèn)巴縣興隆鎮(zhèn)茅坪村豐興農牧公司的試驗地里,工人正趁著天氣晴好的有利時機,將彩色馬鈴薯一個個兒從地里翻犁出來,這些馬鈴薯以紅色和紫色為主,十分吸人眼球。
漢中鎮(zhèn)巴豐興農牧公司負責人黃朝保:“我們豐興公司今年*次種植彩色馬鈴薯,試種成功了。”
鎮(zhèn)巴縣地處秦巴腹地,是傳統的農業(yè)山區(qū)縣,每年馬鈴薯種植面積多達20萬畝,去年,豐興農牧公司引進“紅玫瑰”和“黑玫瑰”等彩色馬鈴薯品系,這些彩色馬鈴薯是由特定優(yōu)良性狀的親本材料進行雜交和回交試驗的新品系,市場價是普通馬鈴薯的五六倍。
黃朝保:“(彩色馬鈴薯)花青素含量高、蛋白質含量高,它容易儲存,產量也高,所以明年我還準備加大面積種植。”
在延安延長縣交口鎮(zhèn)段家河村,400多畝菌草長勢喜人,土地不種糧食而種草,源于當地81%的人口都長期在外,土地利用率低,而種草對當地來說是一個一舉兩得的致富好方式。
延長縣段家河村*書記王戰(zhàn)玉:“通過入股、流轉、托管的方式,種植菌草(喂牛),通過貸款養(yǎng)牛和聯合社買牛,把買回來的牛(母牛)借給村民,貧困戶四年還回(不收利息)。”
延長縣交口鎮(zhèn)段家河村村民段文清:“喂上六頭(母牛),現在牛已經配種了,到明年的三月份就有小牛了,到明年十一月份(每個小牛)就能賣五六千塊錢一頭,六個牛,(凈掙)三萬六。”
這種“菌草基地”+“借牛還牛”“產業(yè)鏈”式的養(yǎng)殖模式,不僅盤活了農村閑置的土地,還解決了農民脫貧致富的產業(yè)問題,目前段家河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吸收會員101戶。
按照往年來說,當下這個時間段正是西紅柿“青黃不接”的時候,在咸陽淳化鐵王鎮(zhèn),卻有1200棚日光大棚西紅柿“逆市而上”,迎來生產銷售旺季。
經銷商張明:“一般情況下按6月20日左右到7月20日左右這個階段,全國各地的西紅柿就是敗的敗,下來的還沒下來,缺貨這段時剛好咱這里能產生出來,價格還是賣得比較可以的,往年一般情況下,像我們收西紅柿這個月份算,高就是一塊二三,但是今年咱這邊這個氣候就在一塊七八上,商販都愿意過來拉,畢竟還是全國斷貨著呢。”
脫貧致富帶頭人倪濤:“*一個棚能摘1000來斤,按照算下來把成本刨除一個棚能掙一萬多元。”
淳化恒之源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總經理尉釗:“咱們這個育苗基地在每年的三月份開始育苗,它的上市時間可以(比全國其他地方第二茬西紅柿)提前到25天到30天。”
把大路菜賣成搶手貨,淳化縣著力打造“渭北蔬菜*鎮(zhèn)”和“千畝設施蔬菜基地”,目前鐵王鎮(zhèn)年種菜3700畝,產量10萬噸,蔬菜產業(yè)已成為群眾增收致富主導產業(yè)之一。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