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新田鎮(zhèn)石龍村,種了大半輩子地的農民庹守勝,被對面田里的一幫種紅薯的人搞懵了,自己家的紅薯還在扯蔓長葉,人家的紅薯已經采挖完畢,又在移栽下一輪紅薯苗了。他從來沒有聽說紅薯還有一年種兩次的,真是稀奇了!更稀奇的是,將紅薯一年一季變成了一年兩季的,竟然是彭水縣的幾個“土專家”!
庹守勝所看到的,是該縣農業(yè)推廣中心的試驗田。幾個“土專家”,是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的羅啟燕、胡康和他的同事們。他們今年使用該技術小面積試種食用紅薯,一年兩季薯的*季種植取得成功,這在重慶尚屬*。
當日,重慶日報記者在彭水縣新田鎮(zhèn)石龍村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試驗田現(xiàn)場看到,農技人員正在對“一年兩季”中的*季食用紅薯進行現(xiàn)場測產,3個食用薯品種畝產量均達到2600斤,達到預期目標。
今年,彭水試種了25畝一年兩季紅薯,品種為“南瑞苕、浙薯13、渝薯17”。在技術環(huán)節(jié)上,育苗和栽種時,采用地膜覆蓋,在壟土淺栽,用鉀肥為基礎肥,生長期管護與傳統(tǒng)種植方式一樣。
羅啟燕說,從肥力效果來看,第二季紅薯產量要略微低于*季,但是,兩季的累計產量,可在原來一季的單產量基礎上提高30%-45%。
羅啟燕說,目前,該栽培技術另一個優(yōu)勢就是“早”,即早出產,早上市。此次試種成功是在海拔低、土質好的地方,如要大面積推廣,還需要看11月底第二季紅薯的*終產量和土地利用效果。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