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席的小磨油、古橋的粉條、石象的豆腐、董村的獼猴桃……這些聞名長葛及周邊的特色農產品扎堆出現(xiàn)在近日舉行的“長葛市‘互聯(lián)網+’電商扶貧農特產品展銷會”上。貧困戶趙明霞的展位前圍滿了觀眾,她帶來的農特產品很快銷售一空。
35歲的趙明霞雙腿殘疾,是長葛市南席鎮(zhèn)大王莊村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幫扶干部考慮到她的實際情況,安排她參加鎮(zhèn)里組織的電商培訓班,她成了一名電商創(chuàng)客,專營當地的農特產品。“現(xiàn)在足不出戶都有訂單,每天都有收入。”她高興地說,“我對脫貧致富越來越有信心了。”
趙明霞的處境改善,得益于長葛市在脫貧攻堅中實施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扶貧”。長葛市扶貧辦負責人介紹,所謂“網格化管理”,即分管縣級干部為總網格長,鎮(zhèn)干部、市派科級干部為網格長,包村干部、幫扶責任人、村扶貧專干、小組長為網格員的市、鎮(zhèn)、區(qū)、村四級快速反應的網格化管理體系;“精細化扶貧”,就是“一家一戶一本臺賬,一家一戶一個扶貧計劃,一家一戶給予具體支持”,確保“幫扶一家,脫貧一戶”。
在坡胡鎮(zhèn)水磨河村,網格員對網格內人員逐戶走訪、摸排問題,建立戶情檔案,及時更新情況,確保扶貧對象*、措施*、成效*。該村黨支部書記郭建營說,這種扶貧方式,明確了分工和任務,層層壓實了責任,使幫扶干部更加熟悉戶情民意,有利于開展動態(tài)管理和*幫扶,也讓干群關系更加融洽。
幾天前,石固鎮(zhèn)花楊村貧困戶侯秋菊的房屋地基被雨水沖刷出一個大洞,她馬上把情況反映給網格員劉柏濤。“上午反映、上午拍板、上午修復,效率很高。以前要報村里再報鎮(zhèn)里,得兩三天時間。”她說。
目前,長葛市對所有貧困人口劃片包干,共有鎮(zhèn)級網格長12名,鎮(zhèn)級副網格長34名,區(qū)級網格長和副網格長各78名,村級網格長337名,村級網格員1717名,組級網格員2546名,實現(xiàn)了“一網覆蓋、責任到人、分工明確、一包到底”,做到了“人在網格走,事在網格辦”。
“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扶貧”,使干群關系更密切,干部作風更扎實,全市形成了“縣級領導領著干、各級干部搶著干、黨員群眾跟著干”,真抓實干埋頭苦干抓扶貧的良好局面,涌現(xiàn)出*幫扶干部300余人。
去年以來,該市共下派1569名干部結對幫扶貧困戶,成功實現(xiàn)3個貧困村摘帽,1305戶3766人減貧退出,超額完成年度脫貧任務。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