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yè)網Agronet農業(yè)專家面對面】種植柑橘對于果農來說,*終的主要目的是獲得好的效益,即有收成、有好的賣價。至于如何才能增加收益,我們給出以下八條建議。
1、種植前要進行市場調查,不僅要了解市場當前的行情,而且要預測幾年后柑橘投產時的行情。已大量種植的優(yōu)新品種,一般會出現(xiàn)跌價,選擇應持謹慎態(tài)度;同時要了解優(yōu)新品種對當?shù)貧夂虻倪m宜性,如果實掛樹越冬的晚熟品種,應在冬季極端低溫-3℃以上,*在0℃以上的地區(qū)種植,以免果實低溫受凍。
2、種植要選健壯苗木,*是脫除病毒的容器苗。容器苗雖成本較非容器苗高,但種植時成活率高、無種后緩苗期,投產期早,豐產期長、經濟效益好。對于已種植的品種,凡因品種相形見絀,經濟效益差,只要樹體健壯,樹齡在15年以下的,可用市場需求的優(yōu)新品種高接換種。
3、盡可能提高果實品質。生長期疏枝、疏花、疏果,使果實掛樹勻稱,產量適中,品質優(yōu)而一致。對大果型品種,如柚、臍橙、不知火等還采取可套袋,以提高果實品質,尤其是外觀。
4、保護和改善種植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一方面可以減少旱、澇、寒、風、病、蟲在柑橘果樹上的發(fā)生頻次;另一方面所產出的果實市場認可程度高,提高收益。
5、規(guī)?;N植。相對集中成片規(guī)?;N植有利于機械化,有利于省工降成本,有利于產生規(guī)模效應而增效。
6、應根據品種的成熟期和市場的需求采收,以獲得好的效益。在生產中常出現(xiàn)早熟、特早品種過早采收的情況。早采不僅果實汁少酸重品質差,消費者即使買了也不會第二次再買,自毀銷路;也不能過遲采收而影響果實品質和翌年產量(采取果實留樹保鮮措施的除外)。
7、果實采后要進行分級,以級定價較混等混級效益好。批量銷售的要進行洗滌、分級、包裝等果實商品化處理。
8、要創(chuàng)品牌,小品牌宜聯(lián)合做大,或加入當?shù)匾延械钠放疲哉碱I市場和取得好的售價。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