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1在线免费视频|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yè)網首頁 > 農業(yè)資訊 > 致富經 > 浙江桐廬:他用藍莓激活了一片山頭
浙江桐廬:他用藍莓激活了一片山頭
農業(yè)網   時間:2018/12/29 9:26:00  來源:杭州日報  閱讀數:414

  連日來,浙江桐廬鐘山1000多畝高峰藍莓基地里,一顆顆形如藍寶石,富含花青素的小漿果掛滿了樹梢,一到周末就有不少游客前來采摘。

  眼下正是藍莓上市的好季節(jié),鐘山鄉(xiāng)*的藍莓種植戶——杭州高峰藍莓種植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忠志,時常上山查看藍莓的長勢,關注藍莓種植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一顆種在內心的小漿果

  1992年,張忠志從吉林農業(yè)大學的特產園藝果樹專業(yè)畢業(yè),四年的大學生涯,讓他了解了許多果樹的基礎知識,更讓他接觸到了一種當時并不多見的舶來水果——藍莓。

  畢業(yè)后的17年,他工作在濟南,從事了與專業(yè)并不對口的工作,然而這一顆顆披著藍色外衣的小漿果卻在他內心扎了根,回歸本業(yè)成為他內心的聲音。

  2009年,張忠志把想法變?yōu)榱爽F實——他成立了濟南百瑞藍莓種植專業(yè)合作社,開始嘗試種植藍莓。但萬事開頭難,藍莓的種植并不如想象中的順利,從東北長白山千里迢迢拉來所需草炭土,搞組培育苗實驗室,進行大棚栽培,每一步都走得艱辛。

  當藍莓種植漸入佳境時,張忠志又開始思索如何提高藍莓的甜度、產量及品質。此時,一則消息令張忠志興奮不已——浙江建德的藍莓種植已試驗成功。

  張忠志不遠千里來到建德,發(fā)現這方土地的土壤、氣候、環(huán)境都非常適合藍莓的生長。之后他輾轉到了桐廬鐘山,*終確定,將高峰藍莓基地建在此處,他自己,則當起了名副其實的“藍掌門”。

  帶動一方農民致富的神奇果

  “2011年時,藍莓的價格賣到100多元一斤,我們先在柳茂和鐘山包下了幾十畝土地,打算搞小規(guī)模的采摘游。”張忠志坦言,當時并不能確定高峰藍莓基地到底能走到哪里,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短短幾年,他的藍莓種植面積已從幾十畝發(fā)展到了1000多畝,從小規(guī)模采摘游發(fā)展到產業(yè)化標準化生產。而藍莓,也已不再是“養(yǎng)在深閨無人識”的水果皇后,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水果“???rdquo;。

  2015年,張忠志辦起了藍莓產品的加工廠,堅定信心開始做藍莓產業(yè)化的深加工。自此,藍莓面膜、藍莓干紅、藍莓干等一批由藍莓加工而成的商品,順著這條流水線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產業(yè)的發(fā)展,帶來的不僅是高峰藍莓知名度的提升,更為當地的百姓帶來了紅利。

  “高峰藍莓剛到鐘山時,農戶都是持觀望的態(tài)度,不敢輕易嘗試,后來慢慢有農戶嘗到了‘甜頭’,到現在已有20戶農戶種植了500余畝藍莓。”張忠志表示,高峰藍莓為種植藍莓的農戶提供了果苗與技術,平均一畝地收益能達到2萬-3萬元;而藍莓成熟的季節(jié),當地農戶幫助采摘每天能收入300元,對賦閑的村民來說,也是筆不小的收入。

  “明年我打算為這些藍莓搭建大棚,一來藍莓可以提前一個月成熟,價格更可觀,二來,大棚里的藍莓品質更好,甜度更高。”說起計劃,張忠志信心滿滿,據悉藍莓口紅、藍莓潤唇膏、藍莓蛋白粉等專利產品,也將在今年面世,推向市場。

  一心扎根鄉(xiāng)村的張忠志,偏愛那片“藍色”的山脈,他用藍莓激活了一片山頭,壯大了一個產業(yè),帶動了一方農民,如今,鐘山的藍莓種植面積已達到了5000余畝。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yè)網編輯:agronetyaolei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fā)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yè)、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yè)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