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蘭店區(qū)四平街道顧家村一個櫻桃大棚里,三位設施櫻桃大棚主連淑紅、孫玲玲、王宇身穿紅色連衣裙,手捧著剛采下的大紅櫻桃。“顧家小媳婦兒,顧家大櫻桃,嘎嘎甜,歐耶!”伴隨著當地特有的鄉(xiāng)音和爽朗的笑聲,三人連同大棚里櫻桃樹上誘人的大紅櫻桃,通過面前的鏡頭,出現在無限大連和新華現場云的直播窗口中。
與此同時,一排排“顧家小媳婦兒”的網友評論刷新在直播窗口下的評論區(qū)中,現場主持人按照時間順序從評論區(qū)里選出*早打出“顧家小媳婦兒”六個字的兩位網友,他們將免費獲得兩份價值320元的特級大櫻桃。伴隨著線上和線下的互動,這場《櫻桃紅啦!》無限大連和新華現場云并機直播在線觀看人數創(chuàng)出新高。
作為大連新聞傳媒集團知識公益服務“鄉(xiāng)融計劃”的首場直播,《櫻桃紅啦!》以網絡直播的形式,將傳統的設施櫻桃農戶,與互聯網和*新的傳播模式結合起來,提升了顧家村設施櫻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鄉(xiāng)融計劃”
幫農村大姐成“網紅”
2018年底,大連新聞傳媒集團“鄉(xiāng)融計劃”開啟了融媒體助力鄉(xiāng)村行,專業(yè)媒體人走進鄉(xiāng)村,幫助培訓輔導鄉(xiāng)鎮(zhèn)、村級組織或農民個人,學習搭建新型互聯網+式營銷平臺。
利用大連新聞傳媒集團的新媒體人才和多終端承載能力,在平臺搭建、內容運營、銷售渠道等方面,設計現場講座、遠程輔導、內容批改、代運營維護等多種方式,幫助培育打造新型農民、促進大連地區(qū)農業(yè)電商發(fā)展。
項目啟動以來,新媒體小編團隊先后走進大連市多個村鎮(zhèn)街道,將田間地頭采訪與“新型互聯網+傳播模式”的公益培訓互動結合,小編們手把手教農民學做新媒體。
2018年12月27日,“鄉(xiāng)融計劃”助力鄉(xiāng)村行*來到了普蘭店區(qū)四平街道,向農民朋友展示講解微信小程序、公眾號推廣、抖音拍攝、網絡直播等新媒體形態(tài)。小編團隊幫助顧家村制作的“顧家小媳婦兒”大棚櫻桃抖音短視頻上傳后,點贊量過百萬,錄制短視頻的幾位農村大姐也成了“網紅”。
“小媳婦兒”紅了
讓“大櫻桃”也跟著紅
“顧家小媳婦兒”紅了,如何讓“顧家大櫻桃”也跟著紅起來,這成了“鄉(xiāng)融計劃”執(zhí)行團隊面臨的新課題。
2019年3月中旬,伴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暖,顧家村櫻桃大棚里的櫻桃紅了??粗鴫嫷弥︻^顫悠悠的大紅櫻桃,這場《櫻桃紅啦!》網絡直播應運而生。
為了籌備這場直播,讓網友們更直觀的感受到顧家大櫻桃的品質,“鄉(xiāng)融計劃”的團隊工作人員,除了要尋找適合的直播地點、聯系櫻桃大棚主,還要提前邀請相關的農業(yè)專家,現場給顧家大櫻桃挑大小、觀顏色、測糖分。為了擴大影響力,除了無限大連這個直播平臺外,還與新華現場云合作,推出雙平臺并機直播。
直播時間定在3月22日中午12點。
為了保證直播的順利進行,3月21日一大早,“鄉(xiāng)融計劃”團隊工作人員就提前來到直播現場,架設機器、測試網絡……22日12點,顧家村櫻桃大棚的直播現場,無限大連和新華現場云的直播窗口,連淑紅、孫玲玲、王宇的笑臉準時出現在屏幕中。
“鄉(xiāng)融計劃”助力
農產品新媒體營銷
四平街道經濟發(fā)展以農業(yè)為主,特色農業(yè)以設施櫻桃為主,設施草莓、圣女果、蔬菜等為輔。從2010年至今,全街道的設施大棚已形成規(guī)模。其中櫻桃大棚年產量達447萬斤,產值可達2.2億元。去年,四平街道獲得了“遼寧省大櫻桃特產之鄉(xiāng)”認定。
“設施大櫻桃讓很多農戶脫了貧。不過,在這幾年的摸索中我們發(fā)現,我們的大櫻桃太依賴傳統銷售模式,村民們辛苦一年,*利潤還是被上門收購的商販們拿走了,而村民們始終找不到解決辦法。”顧家村的黨支部書記于喜梅說得很實在。隨著顧家村*書記許文博的到來,去年5月,顧家村成立了*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隨后為顧家村農產品注冊“顧家小媳婦兒”商標;還建立線上銷售平臺。
“可‘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把我們這兒的優(yōu)質甜櫻桃宣傳出去?”這個問題曾讓許文博犯了難。“真得謝謝‘鄉(xiāng)融計劃’,在大連新聞傳媒集團的大力支持下,初步鍛煉出來了一個高效、干練的電商團隊——顧家小媳婦兒。通過直播的方式,幫我們宣傳銷售‘顧家大櫻桃’,讓村里每個設施櫻桃種植戶都切實受益。”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