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1在线免费视频|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yè)網首頁 > 農業(yè)資訊 > 行業(yè)動態(tài) > 2019年薏苡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2019年薏苡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農業(yè)網   時間:2019/4/17 11:02:00  來源:農業(yè)農村部新聞辦公室  閱讀數:365

  薏苡是藥食兼用作物,脫殼后為“薏(苡)仁米”。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東北、華中、華南等地區(qū),是部分地區(qū)的特色優(yōu)勢產品。為指導各地因地制宜發(fā)展薏苡生產,推進科學栽培,提高種植效益,農業(yè)農村部小宗糧豆專家指導組會同全國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提出2019年薏苡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一、西南產區(qū)
  
  西南是我國薏苡種植的主產區(qū),主要包括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區(qū),粒用為主,少量飼用。本區(qū)降水充沛,品種生育期長、適宜春播。
  
  (一)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一般在3—5月播種,10—11月收獲。選取粒大、飽滿種子,播前采用適宜藥劑拌種,或使用包衣劑包衣,促進種子萌發(fā)和防止病蟲害。畝播量2.5—3.5公斤,條播或穴播,4—6葉期定苗,一般留苗0.8—1.2萬株,每穴2—4株。
  
 ?。ǘ┛茖W灌溉,合理施肥
  
  根據薏苡的濕生習性,田間水分管理遵循濕潤育苗、干旱拔
  
  節(jié)、有水孕穗、足水抽穗、濕潤灌漿、干田收獲的原則。施肥以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提倡使用農家肥、生物肥料等?;拭慨€施用腐熟的農家肥1500—2000公斤或復合肥40公斤。結合中耕除草,拔節(jié)期畝施尿素10—20公斤。抽穗期畝施尿素10—20公斤。
  
 ?。ㄈ┹o助授粉,提高結實
  
  薏苡是雌雄同株異花,同一花序雌花先枯萎,與雄花發(fā)育不同步,往往需異株花粉授粉。一般靠風媒授粉,在開花盛期以繩索等工具于上午10︰00—12︰00振動植株使花粉飛揚,提高授粉結實率。
  
 ?。ㄋ模┓啦》老x,保證品質
  
  苗期注意防治玉米螟、粘蟲。抽穗期注意防治黑穗病和葉枯病,及時拔除病株。
  
  二、南方產區(qū)
  
  主要包括浙江、福建、湖北、湖南、臺灣等省。本區(qū)氣候特點與西南種植區(qū)比較類似,適宜春播。
  
 ?。ㄒ唬┻m時播種
  
  一般4—5月播種,10—11月收獲。選粒大、飽滿的種子播種,播前藥劑拌種,促進種子萌發(fā)和防止病蟲害。畝播量2.5—3.5公斤,條播或穴播,4—6葉期定苗,一般留苗0.8—1.2萬株,每穴2—4株,矮稈品種可適當增加栽培密度。若為水田種植,可采用育苗移栽方法,制寬1—2米、高10—15厘米的苗床,早春播種可覆膜,以防春寒。播種期以移栽期決定,一般控制在移栽前
  
  40天左右,畝播量30—35公斤,每畝秧苗可以移栽10—15畝,4—6葉期移栽。
  
  (二)合理施肥
  
  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提倡施用農家肥、生物肥料等。基肥每畝施用腐熟的農家肥1500—2000公斤或復合肥40公斤。結合中耕除草,拔節(jié)期畝施尿素10—20公斤。抽穗期畝施尿素10—20公斤。
  
 ?。ㄈ┹o助授粉,提高結實
  
  參照西南種植區(qū)。
  
 ?。ㄋ模┓啦》老x,保證品質
  
  苗期注意防控玉米螟、粘蟲,抽穗期注意防控黑穗病、葉枯病,及時拔除病株。
  
  三、北方產區(qū)
  
  本區(qū)主要包括河北、遼寧、吉林、山東等省,春季降水少、溫度低,以夏播居多,品種生育期較短。
  
 ?。ㄒ唬┻m時播種,合理密植
  
  春播4月中下旬,夏播5月下旬至6月上旬,*遲不超過6月下旬,9—11月收獲。薏苡忌連作,前茬作物以豆科、十字花科及根莖類作物為宜。對于大面積平整地塊,可采用機械化播種。選取籽粒飽滿的種子,播前藥劑拌種。畝播量2.0—3.5公斤,條播或穴播,4—6葉期定苗,留苗密度一般2—3萬株。
  
 ?。ǘ┛茖W灌溉,合理施肥
  
  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基肥每畝施用腐熟的農家肥1500
  
  —2000公斤或復合肥40公斤。結合中耕除草,拔節(jié)期畝施尿素10—20公斤。抽穗期畝施尿素10—20公斤。
  
 ?。ㄈ┹o助授粉,提高結實
  
  在開花盛期上午10︰00—12︰00以繩索等工具振動植株,提高授粉結實率。有條件的也可用鼓風機進行人工風力授粉。
  
  其他管理措施參照西南種植區(qū)。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yè)網編輯:agronethuhaona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fā)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yè)、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yè)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