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遼寧省在海城市召開的農村改革工作現場會上獲悉,當前,遼寧省農村改革正在穩(wěn)步推進。土地確權登記頒證進入收尾階段,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并行加速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步入攻堅期,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快速發(fā)展、經營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農村宅基地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進行了新探索。會議對下一步農村改革工作作了部署,提出要全力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盤活集體資產資源。
一要做好清產核資數據錄入及交叉互檢。從全省數據錄入情況看,進度在全國靠前。在保證進度的同時,必須保證質量。省、市、縣要從不同層面開展清產核資驗收工作,縣里以自查為主,市級對所轄縣(市、區(qū))清產核資工作開展核查,省組織開展交叉互檢,確保清產核資工作質量。
二要科學確認成員身份。各地區(qū)在成員身份界定上,要注意處理好三種關系:首先,要處理好政府指導和農民主體的關系。要以縣為單位,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指導意見,明確工作原則,把握政策界限,規(guī)范工作流程,制定確認程序和標準,*限度減少在成員身份確認環(huán)節(jié)中出現矛盾糾紛。其次,要處理好尊重歷史與兼顧現實的關系,既要涵蓋各個階段不同群體,也要妥善應對新增人口的利益訴求。第三,要處理好一般情況與特殊情況的關系,注意保護特殊人群,堅決防止多數人侵犯少數人權益。
三要推進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在將集體經營性資產折股量化到成員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將政府撥款、財政補助資金、減免稅費等方式形成的資產量化為本集體成員股份的方式方法。加速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按照中央部署,到2021年基本完成登記賦碼頒證任務。
四要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產權權能及實現形式。已完成產權制度改革的地區(qū),要積極探索集體資產股份有償退出、抵押、繼承的條件、程序和辦法,真正實現“權能完整、流轉順暢”,*限度增加農民和村級集體收益。要加快推進全省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平臺建設,建立以省級農村綜合產權信息網絡為基礎,覆蓋省、市、縣、鄉(xiāng)四級交易服務平臺,實現信息整合,開展網上競價交易,發(fā)揮價值發(fā)現功能。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