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綠小喬木,樹冠三角狀圓柱形或塔狀圓錐形,頂端漸尖,下部圓渾豐滿,并略向一側(cè)偏斜。老干黃褐色,樹皮片狀脫落,小枝密生。原產(chǎn)于日本,我國的長{155-5281-2989周經(jīng)理}江流域及華北各大城市均有栽培。屬溫帶樹種,耐寒性強,為陽性樹種,喜陽光充足,幼苗較耐陰。喜疏松而排水良好的中性鈣質(zhì)土,在強酸性土中生長不良,能耐輕寒堿。耐水澇,較耐旱。
龍柏球是由小喬木—龍柏,經(jīng)過修剪和特定的方式培育而來,其本質(zhì)就是龍柏。培育的方法是控制龍柏的生長高度,經(jīng)過多次修剪,培育出冠幅端正圓滿,接近球形的龍柏。
主要產(chǎn)于長江流域、淮河流域,經(jīng)過多年的引種,在中國山東、河南、河北等地也有龍柏的栽培。
龍柏是圓柏的人工栽培變種。樹冠圓柱狀或柱狀{155-5281-2989周經(jīng)理}塔形;枝條向上直展,常有扭轉(zhuǎn)上升之勢,小枝密、在枝端成幾相等長之密簇;鱗葉排列緊密,幼嫩時淡黃綠色,后呈翠綠色;球果藍色,微被白粉。
高可達8米,樹干挺直,樹形呈狹圓柱形,小枝扭曲上伸,故而得名。小枝密集,葉密生,為鱗葉,幼葉淡黃綠色,老后為翠綠色。球果藍綠色,果略具白粉。龍柏樹形除自然生長成圓錐形外,也有的將其攀揉盤扎成龍、馬、獅、象等動物形象,也有的修剪成圓球形、鼓形、半球形,單值或列桿、群植于庭園,更有的栽址成綠籬,經(jīng)整形修剪成平直的圓脊形,可表{155-5281-2989周經(jīng)理}現(xiàn)其低矮、豐滿、細致、精細。龍柏側(cè)枝扭曲螺旋狀抱干而生,別具一格,觀賞價值很高,中國各地廣為栽培。
(原種)喬木,高達20米,胸徑達3.5米;樹皮深灰色,縱裂,成條片開裂;幼樹的枝條通常斜上伸展,形成尖塔形樹冠,老則下部大枝平展,形成廣圓形的樹冠;樹皮灰褐色,縱裂,裂成不規(guī)則的薄片脫落;小枝通常直或稍成弧狀彎曲,生鱗葉的小枝近圓柱形或近四棱形,徑1-1.2毫米。